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天幕:八百就八百 > 第 293 章 张元

第 293 章 张元

坐在营帐里的赵匡胤,这时候还在喃喃自语,他被赵光义的一句话干自闭了,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根本没有心情看天幕,旁边的侍卫也识趣的没有进来。

更多的皇帝来了兴趣,这个张远是什么人,这个赵宋是怎么把人放走的,不会也是因为长得丑吧。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是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夏竦,韩琦和范仲淹都是当时经略西北的名将,他的意思是,北宋的人才们看来也没什么水平吗,整天高谈阔论,真打起来全死在这了,这首诗的落款写的是,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

赵顼这时候恢复的差不多了,苏轼见状还想说什么解释一下,不过被苏辙一把捂住嘴,他感觉苏轼不是他哥,这是一个活爹,还是让他少说话比较好。

张元自幼博学多才,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在传说中他曾经两次考取进士,但都在殿试的时候被刷下来。

当时的北宋搞得是末位淘汰制,哪怕你战胜了千军万马,千辛万苦杀进了朝堂之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但殿试的时候还是会淘汰几名准进士。

张元考上两次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第一次被刷下去,还可以说是运气不好,第二次又被刷下去,他就理解不了。

这时候的读书人,跟东林党可不一个样,多多少少还是要点脸的。}

这句话一出,让一些被遗忘的记忆又浮现出来了,不少人又瞬间想到了水太凉,头皮痒。

明末的东林党人脸上又是一惊,果然没多久就有石头砸进院子里,他们熟练的找地方躲了起来,他们不是没想过解释,但所有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但是张元又不想走正常流程,这样显得他是过来讨饭的,于是他做了一项特别抽象的事,就是把诗写在石碑上巡回展览,他和他的朋友就在后面跟着哭,并且给自己醉酒唱诗,用来博人眼球。

很多皇帝看到这里,也很难评价张元,要是求职就正常去不就行了,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换成他们估计也不感兴趣。

但是张元不这么想啊,他觉得我都吸引过来这么多注意力了,你们还当没看见是吧,看来这北宋这么大,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这时候张元得到了一个消息,西北的邻国西夏正在大量的招聘人才,他和朋友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奔赴西夏,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两个人到了西夏,还是不打算走正规的招聘流程,反而是在酒楼里醉酒写诗,而且还把名字改成了张元,故意犯了西夏国主李元昊的名讳,巡逻的士兵一看这还得了,就把他们抓到李元昊面前。

李元昊看着这两个人是宋国的书生,倒也有点尊重他们两个,就问他们两个“你们两个也是读书人,难道不知道入国问讳的道理吗?”

张元却说“你连姓都没弄清楚,还在乎名字吗?”}

皇帝们对张元更提不起兴趣了,或许这个张元有才,但是这样的行事风格,他们一点也不待见。

没过几年,李元昊又给自己改了姓名,叫兀卒曩霄,估计三姓家奴吕布看了都要佩服。}

东汉末年,吕布看着天幕也挺无语的,说这个李元昊就不能好好说他吗,扯到我身上干什么。

他又低下头想着,应该怎么样把自己洗白了,这样一首顶着三姓家奴的名声不太好。

李元昊也无语了,这不是说张元吗,怎么还扯到我身上了,再说我的名字我做主,跟你有什么关系。

古人看到这里都笑了,没想到这个李元昊还能干出来这种事,这脑回路真是不一般啊。

李元昊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搞出来这种事,可是他的脸上看不出来一丝的尴尬,可能是干大事的人,脸皮都厚的原因吧。

张元在宋朝的时候,对宋朝的熟悉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到了西夏用处就大了,而且他曾经游览边塞,熟悉地形,加上他自身确实有才学,这些条件让他在西夏收到了重用,在加入西夏没多久,西夏就发动了好水川之战,志得意满的张元,就在现场提了一首诗,就是开头说的那首诗。

而且故意留下落款给别人看,意思就一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得知此事后的宋朝君臣十分的愤怒,但是经过一番讨论后,有人提出优待他的家人,并且派人去挖墙脚,把这两个人请回来,就算请不回来,也能让李元昊起疑心。

可张元也十分了解北宋,所以坚决不回去,果然没多久北宋就把他们的家人,关押到了随州和房州。

后来张元派人去随州,伪装成官员特赦了他的家人,并把人接走了,而北宋这边却完全不知情,等知道这件事以后,张元他们早就一家团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