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大汉那位活了两千年的长生魔竟也上榜了?!
当苏尘轻描淡写地点评完当世第三位长生者——帝释天时,摘星楼内顿时一片哗然。
方才众人还在猜测,那位传说中自大汉时期便已存世的古老存在,是否真能跻身长生榜前列。
谁曾想,答案来得如此迅猛,却又令人震撼至极。
原来那传闻中的“大汉两千年长生魔”,竟是帝释天!
而他这一登榜,便直接坐上了当世第三的位置!
更可怕的是——这也就意味着,在他之上,还有两位活得比两千年更久的存在!
整整两千年啊!
足以见证数个王朝兴衰更迭,几度江山易主。
一个世家大族,怕是早已绵延近百代子孙。
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心神俱震。
要知道,此前苏尘也曾提过,这位大汉时期的长生者即便放在所有不朽之人中,也算得上极为古老。
事实亦是如此——像逍遥子、长生不死神、魔主、袁天罡之流,也不过才活了两三百年。
与帝释天相比,简直如同婴儿面对古树。
可如今看来,纵然帝释天已寿逾千载,却仍排不到第一、第二,仅居第三!
那前两位……又是何等存在?
所有人脑中一片空白,几乎无法想象那两人究竟有多恐怖。
但即便是位列第三的帝释天,也足够令人胆寒。
毕竟,两千年的岁月,相当于两个阿青的寿命叠加,甚至超过了两位南华老仙的生命总和。
谁又能说清,这般漫长的修行,究竟累积了多少底蕴?
更何况,他曾率众围猎凤凰。
虽手段算不得光明磊落,但终究夺得了凤血,借此脱胎换骨,实力暴涨。
此等机缘,足以让他踏上更高境界。
一时之间,满楼皆是低语议论。
“没想到当世第三竟是那位大汉长生魔,实在难以置信。”
“原来他叫帝释天,还曾是两千年前秦朝方士徐福?”
“怪不得他手握神兽精血,原来是靠坑骗整个大秦来的!带着十万精锐出海,结果把最强战力全送进凤凰巢里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却偷走凤血逃之夭夭,简直是无耻至极!”
“可不是嘛,秦王朝因此元气大伤,若非当今秦皇嬴政强势崛起,大秦恐怕早就在历史中湮灭了。”
“若是嬴政得知此事,定要与帝释天不死不休。”
“而且听说当年那只凤凰并未真正陨落,而是飞往大汉某地涅盘重生……等它恢复全盛,岂会放过帝释天?”
“问题是,他们打得过吗?阿青和南华老仙都已踏入第六境,帝释天修炼两千载,难道还会弱于他们?”
“那是自然,就算是一头猪活这么长时间,也该入六境了。
何况他还创出了能逆转生死的《圣心诀》,此人十有八九已达第六境巅峰!”
“不过奇怪的是,这两千年里从没听谁提起过帝释天或徐福的名字,莫非他一直在闭关潜修?”
“我看不象。
当初连自家君王都能背叛的人,怎会甘于寂寞?他本就是个狠角色。”
众人七嘴八舌,震惊之馀,心中却达成一致:
哪怕只排第三,帝释天也绝对是当世最恐怖的几人之一。
两千年积累,加之凤血滋养,《圣心诀》护道,他的实力深不可测。
然而,再强又如何?
有一股势力,注定与他势同水火。
六楼一间雅阁之中,扶苏等人猛然起身,面色铁青,双目充血,咬牙切齿。
谁能忍受听着自己的先祖被欺骗利用,举国之力沦为他人晋升垫脚石?
昔日的大秦虽不及今日鼎盛,却也是天下顶尖强国,才有资格组织围杀凤凰这样的惊世之举。
可就是因为帝释天的阴谋,导致顶尖强者几乎尽数复灭,十万将士葬身荒外,国运骤衰,险些亡于列国环伺之下。
苦苦挣扎两千年,直到嬴政横空出世,才让大秦重振为大秦皇朝。
这份血仇,怎能不报?
“帝释天!”扶苏声音低沉如雷,“此人,必诛之!”
自从进入摘星楼,聆听苏尘评点天下英豪,扶苏的心性早已磨砺得愈发沉稳。
可此刻,怒意如潮,再也压制不住。
至少对于帝释天这般践踏先祖尊严、暗中算计致使秦王朝衰落两千年的元凶首恶,扶苏心中早已燃起必杀之念!
“活了两千年的老妖……”一旁的盖聂心头如压千钧。
他曾被尊为大秦第一剑圣,风光无限。
可踏入摘星楼之后,才真正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一位位陆地天人的真容接连浮现,让他彻底明白——若不踏足天人之境,纵然剑术通神,也不过是他人刀下尘埃。
他虽敢言在宗师境界内无人能敌,但面对任何一名陆地天人,恐怕连拔剑的机会都没有,便已身首异处。
而今,竟要直面一个更为恐怖的存在——存活两千年之久的魔头,帝释天!
“必须尽快寻到师弟,重返鬼谷,求见师尊,叩问天人之路……”
盖聂目光沉定如铁。
大秦蒙羞至此,身为大秦第一剑圣,他又岂能置身事外?
扶苏望着盖聂的眼神,已然读懂其意,随即转向月神。
月神也只能微微俯身,低声道:“这一场说书一毕,我即刻前往东皇大人处通报。”
扶苏颔首,然心中依旧沉重难安,目光不由落在苏尘身上,暗暗祈愿——但愿那帝释天并未强横到不可抗衡的地步。
除却大秦一方之外,三楼两个隐蔽包厢内的听客,也因苏尘方才所言而心潮翻涌。
骆仙轻咬唇角,难以置信——那个在她心中一向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竟是如此卑劣阴险的小人。
设计复灭昔日秦朝,最终坐收渔利,夺得凤血,窃取长生。
而在另一间包厢中,悄然现身摘星楼的铸剑城剑尊更是心神剧震。
令他震撼的,并非帝释天本人,而是那段关于凤凰的讲述。
“凤凰虽遭重创,却未陨落,反而飞往大汉皇朝,在烈焰中涅盘重生……”剑尊眼神幽深,思绪万千。
铸剑城之所以能与铸剑山庄并列为大汉江湖两大铸剑圣地,靠的不只是技艺精湛。
更关键的是,城中铸剑池深处,隐藏着一座活火山口——而那里,正凄息着一头真正的凤凰。
高台之上,苏尘放下手中茶盏,略作歇息。
然而四周议论之声仍未平息,众人对帝释天登榜之事仍感震惊,交头接耳者络绎不绝。
他只得轻咳一声,声音不高,却如清风拂林,瞬间让全场安静下来。
苏尘整了整衣襟,继续开讲:
“话说帝释天携从秦廷骗来的三千童男童女扬帆出海。”
“他并未远寻仙药,而是径直抵达一处孤岛——东瀛。”
“在那里,他凭借自身炼丹之术,将得来的凤血炼化,随即吞服闭关,开始吸纳其中浩瀚之力。”
“不出所料,他的血液逐渐被凤血浸染同化,终得不老之躯。”
“可这同化的,仅止于血脉,而非肉身根本。”
“寻常天资卓绝之人,若经凤凰之力洗炼,或可一步登天,迈入大宗师极境,乃至触摸天人门坎。”
“但这帝释天资质平庸至极,凤血中蕴含的磅礴能量,他不过吸收了百分之一二,其馀尽数散逸天地。”
“原本只是先天境界的他,靠着这点残馀力量,勉强突破至宗师,已是极限。”
“因实力孱弱,他甚至不敢轻易离开东瀛。
即便后来秦朝式微,只要派一位大宗师前来,他也唯有束手就擒。”
“于是,他在东瀛蛰伏整整三百年。
百无聊赖之下,竟驱使那三千童男女繁衍生息。”
“三百年光阴流转,东瀛人口暴涨百馀倍,俨然成国。”
“直至三百年后,帝释天才终于决意重返中原。
只因此地武学匮乏,而他天赋又差,三百载苦修,竟仍未踏入大宗师之列。”
“出于对力量的渴求,加之认定当年秦王早已作古,旧日恩怨也该烟消云散。”
“但他仍不敢回归秦国故土,转而潜入邻近的大汉皇朝。”
“因根基浅薄,他只能投身各大门派,从头习武。
此人悟性极低,修行之路事半功半。”
“可帝释天清楚自己最大的资本——寿命无穷。
因而一旦学到功法,立刻隐匿修炼,绝不张扬。”
“就这样,他耗费漫长岁月,辗转拜入大汉江湖无数门派,实则只为偷学武艺。”
“虽资质驽钝,但仗着时间堆积,历经三百馀年,终于将大汉武林几乎全部武学融会贯通,修为臻至大宗师圆满,开始冲击陆地天人之境。”
“帝释天将天下各派武学尽数参悟,融会贯通,对武道的领悟早已深入骨髓。
他遂决定闭关潜修,试图将毕生所悟凝于一体,化繁为简。”
“历经无数次失败,又过了三百馀年,他终于创出《圣心诀》,一举冲破桎梏,跨越天人之限。
千岁之龄,终登陆地神仙之境!”
“这一突破让他彻底摆脱了过往的迷茫,而因千年压抑积累的心性,也悄然变得张扬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