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萧风再次来到汀兰院,传达的却不是萧煜的直接命令,而是一个让柳姨娘都感到意外的安排。
“世子爷吩咐,明日请二小姐、三小姐陪表小姐出府,去玲胧阁挑选些赴宴用的首饰。”萧风说道。
柳姨娘一愣:“出府?这……这合适吗?”她下意识地担心,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爷说了,表小姐总待在府里难免气闷,正好趁此机会出去走走。二小姐和三小姐已得了吩咐,会照顾好表小姐的。”萧风语气公事公办,“明日巳时,马车会在侧门等侯。”
苏微雨听到要出府,心中竟泛起一丝微弱的期待,但听到是由萧玉婷和萧玉珍陪同,那点期待又迅速冷却下去。
果然,次日一早,在侧门见到萧玉婷和萧玉珍时,两人脸上都带着明显的不情愿和讥诮。
“真是好大的架子,还要我们姐妹作陪。”萧玉婷哼了一声,率先上了马车。
萧玉珍也撇撇嘴:“快些吧,别眈误时间。”
马车驶向京城最负盛名的首饰铺玲胧阁。一路上,萧玉婷和萧玉珍自顾自地说笑着,完全当苏微雨不存在。苏微雨乐得安静,默默看着窗外久违的街景。
到了玲胧阁,掌柜的早已得了消息,殷勤地将三人迎入雅间。各色璀灿夺目的珠宝首饰摆在铺着绒布的托盘里呈上来,令人眼花缭乱。
萧玉婷和萧玉珍兴致勃勃地挑选起来,不时试戴着钗环玉佩,互相品评,却丝毫没有要帮苏微雨参考的意思。
苏微雨默默坐在一旁,看着那些过于华丽的珠宝,只觉得与自己格格不入。掌柜的见状,亲自捧了几样相对雅致的首饰过来:“表小姐看看这些可还入眼?”
就在这时,雅间的门帘被轻轻打起,一个温润的男声传来:“周掌柜,之前订的那支玉簪可好了?”
来人正是永昌侯府的二公子徐知远。他今日穿着一身月白锦袍,气质清雅,与萧煜的冷硬威严截然不同。
周掌柜连忙迎上去:“徐二公子,您来了!簪子早已备好了。”说着便去取东西。
徐知远目光扫过雅间,看到了萧家姐妹和苏微雨,他微微一怔,随即彬彬有礼地拱手行礼:“原来是镇国公府的二位小姐和……苏姑娘。”他准确地叫出了苏微雨的姓氏,语气温和尊重。
萧玉婷和萧玉珍见是徐知远,这才收敛了些骄纵之气,敷衍地回了个礼。
苏微雨没想到他会认得自己,慌忙起身,依着嬷嬷教的规矩,怯怯地回了一礼:“徐公子。”
徐知远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注意到她似乎比上次见面更加清瘦了些,眉眼间带着一股化不开的轻愁,与这珠光宝气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他语气愈发温和:“苏姑娘也是来挑选首饰?”
“是……”苏微雨低声应道,有些不自在地垂下眼帘。
这时,周掌柜取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躺着一支通体莹润的白玉簪,雕工简洁雅致。“二公子您看,这可是按您的要求,用上好的和田玉雕的。”
徐知远接过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他合上盒子,并未立刻离开,反而看向那些托盘,对周掌柜温声道:“掌柜的,苏姑娘性情娴静,不妨取些清雅别致的款式来看看,或许更相宜。”
周掌柜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领会,忙道:“公子说的是!小的这就去取!”
萧玉婷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嗤笑一声,语带双关:“徐二公子真是怜香惜玉,体贴入微啊。”
徐知远仿佛没听出她话中的讽刺,依旧温和有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若能帮上苏姑娘一二,也是在下的荣幸。”他的态度坦然又尊重,反倒让萧玉婷一时噎住。
很快,周掌柜又取来几盘首饰,果然风格雅致了许多,多以珍珠、白玉、碧玺为主,少了些浮夸,多了几分韵味。
徐知远并未越俎代庖,只是温和地对苏微雨说:“苏姑娘看看可有合眼缘的?首饰一事,终究是自己的喜好最重要。”
他的态度与萧煜那种不容置疑的“给你就必须用”截然不同。苏微雨心中掠过一丝奇异的感受,仿佛自己被当成了一个有喜好、可以选择的人。
她鼓起勇气,指了指其中一支简单的珍珠发簪。
徐知远点点头:“珍珠温润,很衬苏姑娘的气质。”
最终,在徐知远不着痕迹的帮助下,苏微雨选了几样不算扎眼却颇为精致的首饰。徐知远这才告辞离去,自始至终,言行举止都恪守着礼数,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让苏微雨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被平等尊重的感觉。
回府的马车上,萧玉婷凉凉地道:“没想到表姐还有这等本事,能得徐二公子青眼相加。”
苏微雨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地看着膝上的首饰盒子,心中却不象表面那样平静。徐知远的存在,象一道微光,短暂地照进了她压抑灰暗的世界,让她恍惚间想起,原来世间男子,并非都如萧煜那般强势迫人。
但她很快便压下了这丝涟漪。她知道,这点微光改变不了任何事。她的命运,依然牢牢握在那个冷硬的男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