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1137章 鸡头凤尾

第1137章 鸡头凤尾

“什么?”

大包间内,听到张远的话后,刚才还略带欣喜的老几位再次露出了满脸疑惑的表情。

“我说,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不要参与这次提议提高票房分成的事务。”张远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

“为什么?”这回连江志墙都带头发问,他也不解。

张远笑呵呵的摇了摇头,随后端起茶先喝了口。

这是做准备,接下来肯定要辩驳一阵。

“有句俗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坐的大家,包括我,其实在如今的华夏影视行业中,都不算龙头。”

这话也一出口,还几位的面色都不好看。

凭什么这么说?

我们好着呢!

的确,不少香江影视人还沉浸在昔日的荣光中。

80年代,香江片能卖几千万票房,国内一年的总票房都未必有人家一部戏多。

但还是那句话,今时不同往日,时代变了。

“最近桦宜刚刚上市。”

“大家肯定很了解啦。”

“当天市值破百亿。”

“以后随着华夏影视行业的整体发展,还会变得更值钱。”

15年那波大牛市后,桦宜的市值可是来到了900多亿,差点上千。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张远没打算持股到最高点。

实际到手最多40多。

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

对明星来说,也是巨款,在同行中能算顶级大佬。

但在他眼中……不够!

远远的不够!

这点钱最多也就养老用。

跳出演员范畴,就算到影视公司这个层面,都不算啥大数字。

也就一般般。

但现在用来说话就很合适了。

“100多亿又不全是你的。”星美的经理嘀咕了一句。

“当然不是。”

“我想说,就算桦宜现在值100多亿,其实也不算什么。”

这话让所有人无言以对。

你这口气也太大了!

“好莱坞八大值多少钱。”

“迪士尼值多少钱。”

“我们与先发的外国公司比,相差甚远。”

张远慢悠悠的说着:“尤其是票房分成。”

“早年就不说了,简直是为了养院线而在吸血制片方。”

他这话也是在说给这帮人听。

因为说完,这些老板们全都在用力点头。

太对了!

立场不同,他们肯定是和大陆院线对立的。

实则,不培养市场,养活院线,把盘子做大,大家都没得赚。

其实制片方和院线是并非对立,而是应该合作。

甚至到了互联网时代,更应该立即报团取暖!

可没人看到互联网巨兽的恐怖,目光之在自己行业的范围内。

“是,张卫平这些年的确提高了不少分成比例,我们大家也都有好处拿。”

“但他这么反反复复,每隔一两年一大闹,一年一小闹。”

“院线其实早对他不满了。”

“若不是张译谋导演的作品的确够分量,院线离不开,否则怎么会一再容忍。”

“但耐性再好,也会有极限的。”

“如果老谋子作品哪天没那么好,没那么卖钱了,这个极限就会立即出现。”

“江总,你作为投资人和出品方,应该已经看过《三枪拍案惊奇》这部新片的剪辑版吧?”张远看向江志墙。

“您觉得片子怎么样?”

“是一部另类作品,与张导之前的戏完全不同。”

“添加了很多北方喜剧元素。”

“尤其赵本衫老师还有小沉阳都有出演。”

“小沉阳现在非常红,我觉得能大卖。”江志墙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江总,您说这片子能红,却只说演员红,没说片子内容怎么样。”张远很直接的指出了他话中的问题。

“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过年的时候,你们吃饺子吗?”

“最多吃云吞面啦。”

“我们吃不惯水饺的。”

“我还是更喜欢吃饭。”

“对,这就是问题所在!”张远拍了拍手。

香江不是不吃水饺,否则湾仔码头也不会做到上市公司了。

但湾仔码头水饺原本也是北方水饺,只是来到南方后改良过了。

香江这边爱吃饭,双拼饭,叉烧饭,炒饭,还有曾经非常流行的豆腐火腩饭。

可到了北方,很多地区的人则以饼面馒头为主食。

华夏太大了!

从南到北,形成了一套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甚至是语言体系。

“小沉阳是很红。”

“但他是一位具有北方,东北特色的喜剧演员。”

“别说他,其实就连他师傅,我也很喜欢,并且很熟,关系相当不错的赵老师。”

“他的喜剧作品,在南方也并不受欢迎。”

“这点我有证据,因为赵老师之前当然《乡村爱情》,《马大帅》,《刘老根》等电视剧作品,在南方地区电视台的收视率非常不好。”

“与北方电视台的收视率截然相反。”

“这一现象在各行业都有。”

“郭德罡在北方红,而周力波却在江南冒出头。”

“丰田,本田在南方卖的好。”

“可到了北方,却是德国车卖的更好。”

其实星爷的电影能全国“通吃”,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以石班瑜为首的大陆配音演员身上。

他们的“二创”使得作品有了极广的传播潜力。

可时至今日,你去任何一部星爷的电影下边看评论,弹幕。

依旧会有人在配音版下面刷“没意思”,“要看就看粤语版”,“味道不对”等话语。

甚至成了类似粽子甜咸之争的话题。

分歧无处不在。

“江总,我并不是诅咒这部戏,或者看不上演员。”

“无论您还是赵老师,或者张导,都是我的朋友,我没有冒犯的意思。”

“但我对这部戏在南方是否会“水土不服”,持保留意见。”

其实何止在南方水土不服……

“更何况,我还侧面了解到,这个剧组貌似一直不太平。”

“所以,我认为,张卫平用这部戏来做为让院线提高分成比例的借口,成功几率不大。”

江老板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他和张远比较熟悉,知道这小子不会乱说。

他说的这些事,自己也知道,只是一直被张译谋这个名头压着,觉得有他这块招牌就没问题。

现在对方一提,他就有点烦恼了。

因为张远大多时候判断都挺准。

“明知一只股票会跌,大家还会买吗?”

“明知一栋房子是鬼楼,大家还会买吗?”

“现在这件事其实也一样的。”

“我觉得成功几率不大。”

“再来,张卫平会邀请博纳,桦宜,光线等公司一起参与。”

“那不就好了,大家都参加,我们不参加,不好吧。”黄白鸣笑呵呵的说到。

“可他会亲自邀请那些公司。”

“却只给我打了电话,还让我来通知大家。”

“连顿饭都不请,也不说成功后怎么分好处。”

“他可是请那几家单独聊的哦。”

张远这么一说,众人都沉默了,面色也不好看。

我们不要面子哒!

他的意思很明显,人家也没太拿我们当回事。

因为博纳于东,身后就是中影,还有保利,保利可是有自己的院线的。

桦宜刚上市,兵强马壮又有钱。

光线在媒体方面很强,能做极大声援。

我们呢?

远在南方,力量又分散。

不能人家少林,武当,峨眉都上光明顶,我们海沙派也跟着去吧。

张无忌一挥手,别人用内力挡住了,咱们不就灭门了?

虽然张远不这么认为,但张卫平觉得他们就是海沙派。

就算打下了光明顶,分红的时候能给你喝口汤就算各大派良心发现。

真实情况是最多给你闻一闻味道,甚至还会把你当战利品给分了。

此事华夏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时亦有记载。

可反过来说,张远和这帮香江佬添加后,能增强的实力不算多,人气倒是能添不少的。

但我们不参加,甚至搅屎,搞破坏,反倒会得到更多好处。

天竺就是这么干的,常年在各大国际组织里搅屎。

你不给够我好处,我就搞破坏,让你不得不来统战我。

所以张远的计划是。

张卫平并没有太拿我当回事,甚至说话还倚老卖老。

我真添加他了,也只是当小弟,没意思。

可我不添加,院线方怕我添加他,就得给好处来稳住我们。

这就是逆向思维。

这么做的好处是旱涝保收。

坏处是得罪同行。

但所谓的“得罪同行”,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同行之间又不是铁板一块,本来就会互相搞。

这帮香江老板听完他的话,都来了精神。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小子有套路啊!

是这么个道理。

而且还可以反复横跳。

“与其跟着张卫平当小弟,不如我们自成一派。”

“一根手指容易被掰断,可五根手指握成拳头,别人就会提防。”

“并且我认为,如果要提高分成比例,也得我们来做。”

“等两岸影业够强了,我们来挑头,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这是张远的真心话。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鸡头”。

可这帮香江佬只觉得他在唱喜歌。

“还有,我们这家公司,除了大家外,别忘了还有两位股东。”

张远抬起两根手指。

“中影和华夏电影也占了很多股份的。”

“所以我给韩先生和杨先生都去了电话。”

“他们对此事的意思,是随便我。”

正所谓,不明确同意就是反对。

不明确反对就是同意。

给出模棱两可的态度,就是并不太支持。

因为这两家对张卫平也是又爱又恨。

老谋子能撑票房是好事,可张老板这人实在太烦了,成天搞事。

“我认为中影和华夏电影的意思,是不希望把事情搞僵。”

“因为最近两年华夏电影票房增长很快。”

“他们怕彻底对立会打破上升势头。”

就是怕彻底闹大了,自己要背锅。

“而我们若是不参与,就能作为保底措施。”

“方便在不得已时,配合上头出来当和事佬。”

张远从情理和利益方面,与他们分析了一通。

本来嘛,打架这事就不是人越多越好。

其实人多,派系多了,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反而会乱。

真想决一死战,就得有抛弃一切的决心。

现在这帮人都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态,能有好就见鬼了。

听到有好处捞,还能与中影搞好关系。

反正不亏,这些位就也动了心。

“这样,我们表决一下吧。”

“同意不参与这次事情的,请举手。”

张远头一个举起骼膊。

随后是杨受晨。

但其馀人在互相看,尤豫着。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投资了老谋子的江志墙却也举起了手。

他觉得张远说的有道理。

他若是不支持,如果张卫平败了,他还能出面为《三枪拍案惊奇》打圆场,不至于被院线针对。

你烧热灶,我烧冷灶,这样一来,总有一头能成。

大家族都会这么干,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见江老板这个老谋子的合作人都举手了,剩下的便也抬起手来。

“好,既然大家都支持,那现在开始就要统一口径。”

“我会给张卫平回复的,但要拖一拖,不着急。”

“如果他联系大家,也都别松口就好。”

但他们不知道,张远这次并非对事,而是对人。

刚才说的那些,也都是冠名堂皇,让诸位赞同自己的理由。

他的真实目标,远不在分成比例上。

聊完,吃完,他打算给手下人买些礼品。

都说他赚了那么多,吵着要沾“财气”。

真一毛不拔便显得小气了。

男的买了劳力士,女的买了lv,带回去送给他们。

柜姐看到他“扫货”,热情无比。

“包好,要礼盒。”

“有没有送的小礼品,碟子,烟灰缸,丝巾……”张远也是买习惯了。

小样,礼物都不放过,我全都要。

回家还能送给家里的阿姨他们。

“喂……”

正在磨更多小礼品。

就有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

他想了想,最近事多,找他的人也多,便接了起来。

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一道非常阴沉的声音。

“你好,请问是哪位?”

“你好朋友,最近你在媒体上说的话,我很不喜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