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没关系,能理会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负责不明觉厉的发出惊叹声就好。
在宫殿群中,能够看到成群结队的宫装仕女,正在忙碌的穿梭着布置现场、
筹备宴会。
而在一座座宫殿附属的工坊里,也能看到一位位身着朴素古装的工匠,在聚精会神的制作着各种巧夺天工的器血。
还能在织坊、绣坊里,看到大量心灵手巧的织女、绣女们,在织机、绣架前专心的织绣着各种精美华丽的锦缎织物游览的累了,还能到配殿中暂且休息,享用东式点心和冰饮或是体验东方特有的茶道。
说实话,在德州炎热的气候下,其实并不适合穿着西装革履的盛装,游览面积这么大的宫殿群,
所以仅仅只是走马观花的,就近参观了几座宫殿和工坊后,大多数宾客就吃不消的掏出手绢,频频擦拭额头上渗出的汁水,然后被带到了前殿广场,临时用来接待宾客的右配殿,暂且休息奉茶。
一踏进配殿,一阵清爽的凉意就扑面而来,可是奇特的是在这古色古香的宫殿建筑里,却没有看到任何现代化的制冷设备,也不知这股凉意是从何而来。
宽阔的殿内,等侯着众多容貌美丽、身段窈窕,衣装头饰还格外华丽的宫装仕女,一见有宾客抵达便会轻柔的行礼,然后素手轻引的将他们领到一张张古拙厚重,雕刻的精妙绝伦的根雕茶台前坐下。
然后掀开殿中各处柱子旁、角落里不起眼的地方,摆放着的一尊尊半人高青铜器的盖子,用竹夹从里面夹出一卷卷的湿币,摆放在外黑内红的精美漆器小碟子中,端给客人们用来擦手净面。
拿过湿币的宾客们,意外的发现这些湿币竟然都是冰冰凉凉的,再看那那青铜器内冒出的缕缕白雾,这才反应过来这东西竟然就是让整个大殿内的温度清爽冰凉的原因。
宾客不由好奇的询问这是什么,东大留子就会及时的解答,这是一种东方古代用来存储冰块,充当冰箱和空调作用的器血叫做冰鉴。
冰鉴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到三千年的周朝,由于在古代炎热的夏季冰块十分珍贵,所以象这种设计奇巧、铸造精妙,既能保温又能降温的青铜冰鉴,一般只有王公贵族才用的起。
这让宾客们不由为之错,东方人在两三千年前的古代,就已经能够享受到冰箱、空调了?他们西方人两三千年前在千什么?e在树上摘果子吃?
而奉上湿币后,营装仕女们开始仪态优美的为他们炮制功夫茶,同时大殿一角还有琴师弹起了悠扬的古筝,伴随着殿内博山炉中燃起的沉香清香淡雅的好闻香味,使得宾客们在炎热的气候中烦躁的心境一下子沉静了下来,甚至都不那么热了。
其实西方人并不习惯在炎热的夏天喝热茶,他们更喜欢在感觉到热的时候来一杯清爽的冰饮料,来迅速降低体温祛暑散热。
即便习惯喝红茶的鹦伦贵族,也喜欢往茶里添加糖和牛奶或是添加冰块做成冰饮,所以当宫装仕女为他们奉上热茶时,他们多少有些面露难色。
毕竟他们可是亲眼看到仕女,把一壶水放在炭火上烧开后给他们沏泡的茶水,虽然仕女行云流水的茶道艺术让人很是赏心悦目,可这一口下去还不得烫死?
有人不解东方人为什么要在这么炎热的气温下喝这么烫的热茶,自然也有东大留子为他们科普其中的道理。
例如说热水养身能使人健康并且保持青春,而冰饮伤胃,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和各种酶的休眠,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对抗感染源,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这么容易过敏的原因之一等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然他们一时也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
但并不防碍他们知道爱喝热水的东方人的确比西方人显得年轻,而且也不那么容易过敏,所以不明觉厉的觉得十分神奇。
可能是心理作用,在听了这番解释之后,好象也没有那么抗拒热茶了,尝试着慢慢啜饮反而感觉越喝越好喝,几杯热茶下肚即便被激出了一身透汗,也感觉全身酣畅淋漓真的不那么热了,而且还有了种仿佛饮酒后的微感觉十分舒畅!
有理解到了东方茶道韵味的,也有没理解到但是却被精美的茶具吸引了的,
要知道这座用来招待宾客休息的配殿中,摆放的根雕茶台足足有几十上百座。
几乎每一座上面使用的茶具种类、款式都不一样,这就吸引的宾客们要么捧着茶具爱不释手的欣赏着,要么东张西望的好奇打量其他客人跟自己使用的茶具有什么不同。
例如对茶具格外喜欢的秃头大卫,指着面前的这一整套茶具,好奇的询问东大留子充当的导游:“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样的茶桌和茶具?多少钱?”
被问到的东大留子一愣,替秃头大卫他们这一群人导游的,正好是东大留子里的小四,他想了想道:“这里的茶台和茶具都是赵氏家族收藏的非卖品,如果想买同类器皿的话可能要去东大查找,很难找到类似的精品不说,而且还很贵!”
“贵?”
秃头大卫管怎么说也是子爵家族的少爷,一听这话多少有些倔傲的笑道:
“能有多贵?”
“您是想要从茶台到茶具这一整套是吧?桌上这条丝茶巾价值多少,我不太清楚。”!”
“多少?”
同桌的几人都惊了,难以置信的盯着茶台上铺着的那条宽不过一尺、长不过两尺,用来垫着茶罐、茶匙的不起眼茶巾,这玩意五万多叨嘞?
“而这座金丝楠木茶台的价值我就更不清楚了。”
小四一脸淡定的道:“不过东大国内百年金丝楠木的价格平均是500元/克,
这座金丝楠根雕茶台估计也就一两吨重吧?”